什么是股权制衡度?股权制衡的股权制衡对企业

未解之谜 2025-06-02 15:2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深入股权结构的影响

在深入公司治理结构时,股权制衡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股权制衡指的是由几个大股东共同分享控制权,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单一大股东都无法独自控制的决策模式。这种股权安排既能保持股权的相对集中优势,又能有效抑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害。

关于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学者们在公司价值计量指标上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的结论各异。一方面,合理构建的股权制衡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过高的股权制衡也可能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从积极的角度看,股权制衡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外部股东势力的增强。这种情况下,外部股东的监督动机和能力随之增强,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股权制衡在合理限度内,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盲目增大股权制衡程度可能会导致公司决策效率损失,甚至引发大股东间的权力争斗,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过高的股权制衡也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比重下降,激励不足,容易形成经理层对上市公司的超强控制,增加代理成本,最终损害上市公司价值。

关于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尚未得出统一结论。孙永祥、黄祖辉等学者认为,有一定集中度、存在相对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最有利于公司经营。励以宁提出“多股制衡”的股权结构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黄渝祥等则基于股权制衡度的定义,认为在股权集中条件下,股权制衡是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方式。

也有研究持不同观点。例如,朱红军、汪辉通过对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认为,股权制衡的股权结构不能提高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赵景文、于增彪等也发现,股权制衡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优于“一股独大”公司。对于股权制衡的股权结构能否提高公司价值仍存在争议。

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学者在公司价值的计量指标上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计量指标包括TobinQ值、市净率以及ROE、ROA等会计业绩指标。这些不同的计量指标可能反映了公司价值的不同方面,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多样性。

股权制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如何提高公司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具体情况、市场环境以及股东间的利益平衡等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具体关系,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关于我国的企业价值计量指标的,何种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价值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陈信元、汪辉倾向于使用TobinQ值和市净率来反映公司价值。他们提出的观点并非无懈可击。净资产收益率虽然是会计指标,但其准确度会受到公司经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这就引发对其能否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增减的质疑。

相对之下,赵景文、于增彪则力挺会计业绩指标。他们认为,TobinQ值和市净率在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反映上存在局限。非流通股市场价值的计算,在我国尚存争议,并未有明确的通用方法。加之我国股市成熟度不足,投机过度,流通股市场价值波动频繁。至于股市是否达到弱市有效,这也是一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他们认为会计业绩指标能相对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价值。其中,尽管存在盈余管理甚至会计造假行为,但ROA和CROA的操纵程度相较于ROE较低,且通过扩大样本量和延长研究时间区间,可以进一步降低其被操纵的程度。

除了上述观点,还有学者采用其他的计量指标。例如,徐莉萍、辛宇和陈工孟采用的IAPO(经营绩效指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营绩效指数是在综合考虑了ROA、CFOA(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ROS、AT、CGS、EXP、GRO、SEMP和AEMP等九项常用的经营绩效指标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出的。这一指数不仅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且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价值。

对于我国的企业价值计量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和企业特点。不同的计量指标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为投资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