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7大科学硬伤:人无法在黑洞中存活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巨片《星际穿越》带全球观众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星际冒险。影片迅速走红,跃升票房榜首,同时也引发了影迷和科幻迷的热烈讨论。就在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的这部科幻大片也受到了一些科学家对其科学硬伤的批评。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星际穿越》,英国媒体采访了多位专业人士,包括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教授马丁·巴斯托、太空科学作家以及《50亿年的孤独》作者李·比林斯,还有行星学会的马特·卡普兰。
在采访中,首先讨论了影片中的虫洞现象。在《星际穿越》中,英勇的探险家们通过土星轨道附近的虫洞探索另一个行星系统,虫洞弯曲了空间,使超远距离的星际旅行瞬间完成。对此,马丁·巴斯托表示:“我认为虫洞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关于虫洞工作原理的解释仅限于科幻领域,宇宙中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存在虫洞。尽管我们对黑洞有所了解,但连接空间不同区域的虫洞仍然只是我们的想象,还处于非常初级的状态。对于电影来说,虫洞是推进剧情发展的必要元素。”而李·比林斯则从虫洞对星际旅行的影响入手进行了阐述,指出虫洞既让星际旅行变得简单又复杂。宇宙或许存在虫洞,或许正是物理学奇迹降低了星际旅行的难度,但也增加了其复杂性。至于稳定的虫洞能否在宏观尺度下存在,我们还无从得知。比林斯还提到了一种无需借助奇迹的方式降低星际旅行难度的方法,比如使用太阳帆在恒星系统之间穿梭。
接下来讨论的是影片中黑洞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星际穿越》中描述主人公库珀在离开飞船进入黑洞时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那么人类能否在黑洞中存活呢?对此问题,专家们表示黑洞强大的引力和极端环境会对人体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人类无法在黑洞中存活。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幻电影与现实的差异之处。电影虽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奇幻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探索宇宙时仍需谨慎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