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是什么(北大校训是什么)
校训是什么呢?“诚实守信”,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准则。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我们的的日常生活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1、什么是校训?
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校风校训是什么?
校风和校训的区别为性质不同、作用不同、关系不同。
一、性质不同
1、校风校风是学校的风气。
2、校训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二、作用不同
1、校风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
2、校训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直至最终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
3、校训校风是什么?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直至最终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校风”是学校的风气。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
校训: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2、校风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体现学校人员精神面貌,体现在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学生的学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
校风:是学校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应该保持的作风。
校训:是教导学生应该怎样为人.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
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有机体。
4、什么是校训一般有哪些?
校训有评价,导引,激励作用。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长安大学弘毅明德笃学创新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集美大学诚于处事,毅于待人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5、怎样校训?
容呢?
我认为,校训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它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是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核心价值观,学校可以有自己一套价值体系。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价值体系可以有些变化,但核心价值观是不变的。
2,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反映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追求和理想,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未来 发展的期待,被全体教职工认同后,便成为了共同愿景。一所学校的优秀,无一不是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放在首位,用最高目标作为凝聚力的焦点。
在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共同愿景应与个人愿景提出,因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事实上,没有共同愿景的个人愿景是不现实的 ,而没有个人愿景的共同愿景则是空洞的。个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平台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而没有个人努力的集体则永远不可能强大。
3,管理哲学。在很多校长看来,管理不外乎就是出台一些制度,然后去督促落实而已。实际上,这种理解是肤浅的,因为,从根本上说,管理也是一门哲学,要涉及很多方面。校长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将影响学校的发展,甚至说,管理哲学还是一门“人学“,它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比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对人与企业的关系有过深入的思考,曾指出“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人的意识和价值就有着特殊的地位,谁拥有了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获胜。”
学校是一个系统,校长应该有系统的观念。一个校长的系统观念如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直接决定了校长的管理风格。比如,一个校长若是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必须井然有序,他便会想用强权掌控一切,不准全体师生乱说乱动,这样才会出现他心中的秩序。假如一个校长认为人是有创 造性,有主观能动性的,他可能就不会管得太死,而是会允许员工灵活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他还可能广开言路,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管理。
4,精神面貌。学校应该对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提炼和,有意识地提倡、培养教职工群体的精神面貌。事实上,精神面貌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的直观表现。比如,学校长期坚持倡导读书,教师的精神面貌就会有所不同。此时,校园里会弥漫出一种书香,谈麻将和股市的人少了,讨论读书的人会多起来,这种精神面貌就会直接。
在设计学校的校训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或包罗万象,但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能充分体现出学校的个性。很多学校都喜欢用“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或者颠倒一下,说成“求实、创新、严谨、勤奋”,其实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每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管理哲学和精神面貌都是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这类校训的问题正在于它会造成“千校一面”,使学校丧失自己的个性。要知道,个性对于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既是文化的起因,又是文化的结果。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文化。
6、校训是学校的什么?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7、校训的由来?
最早对 “校训”概念进行解释的是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的 《中华百科辞典》,它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8、学校的校训有哪些?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
同济大学校训“同舟共济”
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