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顺序 战国七雄地图
秦灭六国顺序是怎样的?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这个时间段,正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后期,距离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换句话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207年到公元前207年之间。也就是说说,在公元前207年之前,中国还没有形成封建王朝。那么,为什么秦始皇要灭六国呢?这就要从秦始皇的出身说起了。
一秦灭六国顺序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秦王扫六合 秦朝简介 1、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菊乒堋? 2、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政,除掉吕、?热耍赜美钏埂⑽剧裕⒆攀纸型骋涣呗浴? 3、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玻鹜觥? 4、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历史的巧合是,后来秦灭六国所出动的军队,总数正好60万。 这些粮食还不够。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根据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计算假定冷兵器时代作战行军,出动一支10万士兵的军队,需要30万民夫背粮供应,所带粮食只能维持16天。
始皇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系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在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业已暴露无遗。 ~~~~~~水利和粮食--秦王扫六合的两只翅膀~~~~~~ 秦王扫六合,虎踞何雄哉。
二秦灭六国顺序及时间顺口溜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三秦灭六国顺序口诀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各朝代顺序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有争议)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有争议)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791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78年。
四秦灭六国顺序及时间
“韩、赵、魏、楚、燕、齐”这六个字为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顺序。其中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这就导致不少人认为,秦第一个攻打的对象是他。
其实不然,虽说韩国第一个被灭,其实赵国才是秦第一个攻打的国家。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吕不韦与嫪毐(lào ǎi),着手亲征。在大臣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20字的“天下一统”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图丨秦灭六国顺序图
这一策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个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燕、齐两国距离秦国最远,短时间内打不了,需要笼络。而魏、楚两国则处于七国的中间位置,与秦国之间隔了韩、赵两国,需要稳住他们。与秦国紧挨着的韩、赵两国,则需要快速消灭。
,这个策略将战争步骤分为3个阶段,从近到远,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才有了后半部分八个字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其实这个策略在制定过程中,远不止根据距离远近来决定攻打的先后顺序。因为将“韩赵、魏楚、燕齐”两两组合后,你会发现都是一个强国与一个弱国的情况。
对秦国来说,六国中有3块骨头十分难啃,分别是地盘最大的楚国、地势最好的齐国以及战斗力最强的赵国。
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指出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图丨战国合纵连横图
简单的说就是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从地图中不难看出,秦位于各国的西边,而楚位于各国的南部,均位于边缘。
说楚国是战国时期,除秦国外的第二强国,并不过分。插个题外话,后来灭秦的项羽、刘邦等人,在地理位置上,算楚国人。
位置最好的齐国,因为背面是渤海与东海,没有后顾之忧,自春秋开始便一直称霸,得益于地理优势,使得齐国在各国中脱颖而出。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称帝,并且为了离间东方各国的关系,派人去说服齐国称帝。齐国同意后,这就有了“东西二帝”这一说法。后来因为欲与各国合纵攻秦,才复称王。
秦国与齐国向来交好外,除了因为位置较远,齐国本身国力也强。
笔者认为赵国军事实力在六国中最强,从大将数量上判断,战国四大名将中,有两位就来自于赵国,分别是李牧与廉颇。两位名将白起、王翦,则在秦国。
图丨战国四大名将
不管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军事实力上,赵国都是秦国的眼中钉。赵国地处七国之腹,虽容易被他国夹击,但也容易援助他国啊。如果秦不灭赵,那么他将会和搅屎棍一样,秦国打到哪,他便帮到哪,那可就麻烦了。
公元前236年,赵国正和邻居燕国小打小闹,赵国兵力主要被调到了东北面与燕对抗,这就导致赵国的西南面兵力空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秦国立马抓住时机,派出王翦迅速攻打赵国。
秦军势如破竹,立马拿下十多座城池,打算与赵军一决高下。赵军并不傻,知道自己两线作战,于是守城据险,双方就此僵持了下来。
这里不得不提赵国大将李牧,要没有他,恐怕赵国要早亡好几年。在李牧等大将的奋力抵抗下,秦国对赵国久攻而不下,直到秦国来了一招阴的。
明着打不下,便只能来暗的。秦王深知为何赵国难打,正是因为李牧的存在。只需将李牧铲除,那么取赵国就简单多了。
图丨李牧剧照
于是,秦王派王翦去收买赵国的郭开,郭开何许人也?他仅用一张嘴巴,便害死了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两名,而且都是赵国的。
郭开虽为赵国大臣,深受赵王宠幸,但他是墙头草的典型代表。赵国与秦国战乱不断,郭开看得出赵国实力不及秦国,如果赵国真被灭国,那么自身难保。
而王翦的到来,正好合了郭开的胃口,先是给了郭开一大笔财物,然后说赵被灭国后可以投奔秦国。
于是被收买的郭开,在国内大肆散布李牧企图谋反的流言,这话传到赵幽缪王耳中,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害怕内忧外患,生怕这流言是真的,便让李牧交出兵权。
李牧知道这是郭开干的好事,如果交出兵权,那么赵国就完了,便抗拒赵王命令。这使得赵王更加确信李牧等人要造反的言论,最终借郭开之手,赐死了李牧。
图丨郭开画像
赵国一个能打的将领,就这么惨死,秦国也没了顾及。没多久,在王翦进攻下,于公元前228年攻下邯郸,俘虏赵王,其公子外逃,也于公元前222年被灭。
赵国被灭,秦国的第一步走得很稳,后面几步便轻松许多。虽在攻打楚国时,因为轻信年轻将领李信所谓的,仅需20万大将便可以拿下楚国,导致被楚军击败。但后来在王翦带领下,用一年多时间深入了解敌情,最终灭楚。
看到各诸侯国纷纷倒下,剩下燕、齐两国,则可以用不攻自破来形容。
不得不说秦国这盘棋下得很稳,从哪个方面看都滴水不漏。
五七国灭亡的顺序口诀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3年,击破项燕,全面占领楚地。 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