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的作者是(五牛图的作者是)
五牛图的
一五牛图的作者是韩滉怎么读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他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五牛图》中所绘的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画家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更是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
五牛图的
二五马图的作者是
宋李公麟《五马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作尺寸高29.3X长225cm 纸本数字版画高29.3X长225cm 绢布
来自宋朝的汗血宝马宋朝人人爱宝马。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都是宝马。马,是古代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更是英勇善战的将军们的坐骑。
凤头骢
世人皆知徐悲鸿画千里马,少知北宋李公麟白描画马。《五马图》以白描的手法画出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皆为雄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
好头赤
西域进贡的马,皆是被调教驯服过的,性情温顺平和,以白描画来,刚柔并济、浓淡相照。虽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在丰富的线条里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
照夜白
自李公麟开了白描人马的先锋,从此以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于他的白描艺术。
满川花
我爱上一匹宝马,愿意为它买下一片草原。马能带领人们上阵杀敌,带领人们一路向前,英勇无畏。以乾为马,象征天,象征王、君主。不少皇帝马上得天下,他们就驾着自己的汗血宝马。千里马更是象征人才,睿智博学。马到成功!愿你拥有自由,如骏马驰骋草原!
锦膊骢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进入砚田书院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三五牛图的作者是谁画的
唐代初期,以牛、马为主要表现对象进行创作的画家逐渐多起来,到中晚唐达到高潮,不少画家专以画牛、马而著称于世。《五牛图》相传为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韩滉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
有专家考证,韩滉的《五牛图》渗透着浓厚的个人情感,五牛寓指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勤劳、温顺的牛的品性,表达爱同忠君的真情实感。
整幅画面除右侧有一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四五牛图的作者是韩滉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荆棵蹭痒,一翘首前仰缓步前行,一纵峙而鸣,一回首舐舌,一络首而立。整幅画面除右侧有一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大历六年(771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大历十四年(779年),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晋州刺史。累官镇海节度使、浙江东西观察使。泾原兵变时,韩滉训练士卒,保全东南地区;又转输江南粟帛,供给朝廷,深受唐德宗倚信。贞元元年(785年),入朝加同平章事,正式拜相,兼江淮转运使。次年封晋国公,不久后去世,年六十五。获赠太傅,谥号“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