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由来,李姓的由来和历史研究报告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李姓的由来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据说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告诉周武王,自己姓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后来因为为一些原因逃到了这里,所以就成了这里的一个村民。周武王听了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封了这个村子为姬姓,并且给他们赐姓为周。

一、姓,李是谁的后人?

优质答案1

李姓是中国的大姓,但不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李姓由来有几种说法

1、出自赢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项,出自赢姓。

2、出自姬姓。商朝时期,居武落钟离山的巴人,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

3、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4、唐王赐姓。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优质答案2

姓李是老子李聃的后人。

《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

“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姓。”作为河南第一大姓,也是中国第一大姓、世界第一大姓的李姓,占据了世界上1亿以上的人口。追根溯源,他们的根在一个共同的地方——河南鹿邑。

优质答案3

李氏家谱,是李氏的家谱,内容包括李氏源流、世系表、家训、家传、著述、家谱图像、字辈等。李氏,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他姓改姓;其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与廉、徐、江、秦、梁、李、赵、黄、马、葛、谷、缪、钟、费等姓氏的汉族人,合称为嬴姓十四氏。

二、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

优质答案1

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很多,这里介绍几位。

李伟 (1914—2005),河北沧州市`人。1936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八路军总部炮兵数理总教员、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延安炮兵学校和东北炮兵学校宣传科科长,东北炮兵宣传科副部长、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炮兵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团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曁第四野战军炮兵宣传部部长,志愿军炮兵宣传部部长,军委炮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总政文化部文艺处第二处长,总政文化部编审出版处第一处长、俱乐部工作处第一处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总政副秘书长,总政宣传部部长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5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

△李伟

李彬(1915—2005),陕西省米脂县人。1933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27军84师1团副连长、连长,红30军第2团特派员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特派员,八路军晋西支队第2团特派员,鲁西军区后勤部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野战医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野战军第1纵队1旅4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1旅2团政委,第二野战军16军46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6军48师政委,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16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5年12月12日在昆明逝世。

李元(1917—2011),湖南省平江县人。1937年7月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7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湘鄂赣红军游击队1大队战士、班长。

抗战时期,曾任湘鄂赣红军游击支队第1大队军事教员、排长、连长,新四军第1支队新1团1营营长,新四军第7师55团2营营长,特务营营长,师司令部教育科科长、侦察通信科科长,巢北支队参谋长兼大队长,新四军第2师6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2师6旅兼淮南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新四军第2师6旅兼苏北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12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7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第27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志愿军第9兵团第27军参谋长,陆军第2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总后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11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

△李元

李明(1918-1986),四川省苍溪县人。1937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9团文书、书记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干事,129师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干部科科长,太行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太行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副政委,第二野战军第15军44师副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5军44师副政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干部部任免处处长,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部长,云南省军区副政委,昆明军区炮兵副政委,贵州省军区副政委,昆明军区炮兵政委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昆明逝世。

李改(1918-1999),湖南省茶陵县人。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8年参加八路军,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支部书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组织科科长,第115师宣传部干部教育科科长,115师组织部巡视团主任,山东军区第3师7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9师政委,第四野战军45军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45军政治部主任,第4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第45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部长,海军学院政委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李改

李健(1918—2007),河南济源县人,1939年6月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冀中军区司令部交通科科长,侦察科长,作战科长兼区党委交通处副处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兼河间市卫戍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炮兵旅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华北军区炮兵第2旅参谋长,华北军区第4炮兵师参谋长,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任志愿军第20兵团炮兵主任,炮兵第6师师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少将军衔,2007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优质答案2

以人口论,李姓现在是我国第一大姓,名人太多,如果评选清代之前的十大李姓名人,我会选(以时间为序)

1,李耳,即老子


道家创始人,《道德经》五千言名垂千古。

2,李牧,李姓多名将,自李牧始。

李牧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3,李斯

李斯堪称“千古一相”,在秦王扫六合,统一文字、度量衡,实行郡县制过程中贡献巨大。

4,李世民

唐太宗,“贞观之治”,“天可汗”,“天策上将”,是我国帝王中不多的可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的皇帝

5,李靖

大唐军神,南平萧铣、辅公佑,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6,李白

诗仙李白,堪称我国最伟大的诗人。

7,李光弼

又一李姓名将,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与郭子仪并称“李郭”,战功中兴第一。

8,李煜(还有李清照)


南唐后主,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一流的词人,谈唐宋词,李煜是绕不过去的人物。

9,李善长

大明的“萧何”,朱元璋曾说,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10,李时珍

《本草纲目》集公元16世纪之前的药学成就之大成,影响巨大。

不知各位网友以为然否?

如果加上清朝和近代,李鸿章、李大钊必然入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