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资料_吴承恩的资料简介200字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4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吴承恩的资料。这个故事是根据《西游记后传之盘丝洞记的一个版本,讲述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请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的故事。在原著中,孙孙悟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在电视剧中,孙悟空的实力大打折扣,甚至有些弱了。那么,在原著中,孙悟空到底有多厉害呢?我们一起来一下。在原著中,孙悟空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他曾经大闹天宫,打得玉帝不敢出来。

一、吴承恩的背景介绍?

优质答案1

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吴承恩的外甥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后人将其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

  大明弘治十三(1500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吴承恩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年家中富裕安养归去。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只遗留丘度辑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一般公认他是中国的《西游记》的定稿作者,但也有观点认为不是,在学术界保持着争议(旧时传说是元朝的全真教道人丘处机)。

关于吴承恩的家世,虽说有人了解一些,但人们了解的还是很少。吴承恩,以祖先聚居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故称高甸吴氏。吴承恩、吴承颜,系同族兄弟,学行和政声,有名于时。承恩以选贡官潞南通判;承颜以贡生官监察御史,謇谔敢言,声震一时。吴承恩因随祖辈从祖籍安徽桐城高甸是后来迁到迁徙至淮安府。与吴承恩,还有吴时逢,又名天启,以诸生通任侠,结识很多豪俊之客,名贤亦推许之。

  关于吴承恩的家世,虽说有人了解一些,但人们了解的还是很少。吴承恩,以祖先聚居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故称高甸吴氏。吴承恩、吴承颜,系同族兄弟,学行和政声,有名于时。承恩以选贡官潞南通判;承颜以贡生官监察御史,謇谔敢言,声震一时。吴承恩因随祖辈从祖籍安徽桐城高甸是后来迁到迁徙至淮安府。与吴承恩,还有吴时逢,又名天启,以诸生通任侠,结识很多豪俊之客,名贤亦推许之。

优质答案2

吴承恩 吴承恩生平简介 吴承恩,生于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于1582年(明万历10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二、西游记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优质答案1

一、意义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

《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二、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优质答案2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它的写作背景是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和尚玄奘去天竺游历,学习经文。《西游记》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长篇神魔小说。作者以此小说表达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

三、西游记玉皇大帝介绍?

优质答案1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天公”、“老天爷”。

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

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

扩展资料

《西游记》小说原著里并非如此,也没有钻桌子的情节。电视剧主要是为了反映那个年代,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美猴王的英雄气概,反衬牛鬼蛇神们的惊慌失措。

玉皇大帝三界主宰,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主管诸天三界所有事宜。权力无边,为穹苍之圣主,万仙之统帅。玉帝之尊权倾万天权掌天、地、人、神、魔、鬼六界,上天下地东西南北十方,九幽六道轮回之地。

已证得道、法、本、真、迹、应、分、化八大法身,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每年每逢腊月廿五,玉皇大帝要亲自銮驾诸天万界,亲自探巡各界,就如古代皇帝微服私访一样。

在职天神有错则谪其位,地府府君有错则降其职,仙佛罗汉有错则坠其尘,鬼怪精灵有错则消其迹,君王有错则丧其国,辅臣有错则处其刑,凡人有过错则掠其福。

优质答案2

1,位高权重。

玉帝统御三界,满天神佛果位任免都是他说了算,地位高贵如道祖老君、佛祖如来、观音菩萨,却也都要向他朝拜,由他调遣。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如来前来降服,虽说是玉帝“请”他来的,但也是让他来“救驾”的。

2,法力无边。

从原著第七回佛祖如来对孙悟空的话中可见。原文是这样说的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吴承恩著《西游记》第7回如来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