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抗战老区秦皇岛卢龙县
卢龙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南麓,原隶属唐山地区行署,1983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划归秦皇岛市管辖。全县总面积96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下辖6乡6镇,548个行政村,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卢龙是秦皇岛的西部门户城市,整个县域北依长城,南抵京沈铁路,东自城山、老绝顶一线,西至滦河—青龙河畔,整个县域形似橄榄,东西横距28公里,南北纵距47公里。周边与5县接壤,东连抚宁,南接昌黎,西南隔滦河与滦县相望,西濒青龙河与迁安为邻,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以长城为界。
历史悠久 红色传承
卢龙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迄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古朴的土地孕育了以“崇礼、守廉、尚德、求仁、重义”为基本内涵的孤竹文化,夷齐井、夷齐庙、夷齐读书处,为“夷齐故里”展现着夷齐清风神韵。,陀罗尼经幢、明代长城、桃林口白衣庵、红山明代长城采石场、武山喀斯特溶洞、古人类遗址、郎家坟石雕等二十多处文物古迹彰显着卢龙繁盛的文化。卢龙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千年古县”,并挂牌成立了“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神奇的土地涌现了一批名垂青史、彪炳千古的历史人物。殷商时期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贤德重礼、逊让君位,被圣贤孔子、孟子称为圣人。“老马识途”、“金石为开”的成语典故均出自卢龙。近现代,著名学者、爱国人士、邓颖超的老师白眉初就出生在卢龙。李大钊先生早年曾在卢龙就读。高敬之在这里领导了全县抗日大暴动,一举攻下卢龙城。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冀东军分区十二团团长曾克林等曾在卢龙生活、工作、战斗过。抗日英烈李洗凡、解放战争烈士邵洪生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世界级乒乓球手耿丽娟,就是河北卢龙人。卢龙籍秧歌表演艺术家伦宝善曾与其它艺人到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进行专场演出,他的表演曾被盛赞为“小巧玲珑,满堂是戏”。
抗日战争开始后,1942年夏,中共迁滦卢工委派张福德(张宇亭)、田丰等人东渡青龙河,向卢龙县境深入。7月,八路军冀东十二团一部在团长曾克林率领下开进滦东,并增派武工干部,军民协力进行地区开辟。8月,建迁卢抚昌办事处。10月,建中共迁卢抚昌工委,书记高敬之。秋后,滦河、青龙河三角地带置一、二总区。1943年春,青龙河以东,明长城以南,洋河、凤凰山一线以西,北宁铁路(京沈铁路)以北置三、四、五总区。8月改建迁卢抚昌联合县,县长张士毅。1943年秋后至1944年春夏,抗日根据地进入艰苦阶段。日伪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军事上进行“长途奔袭”、“铁壁合围”,经济上进行封锁。十二团、八区队、县支队和民兵,在巧取陈官屯警察所、仙景山战斗、后官地伏击战、夜袭卢龙城、智破大横河炮楼、大王屯围歼战、营山突围战和相公庄血战等多次战斗中,痛击日伪,粉碎了日伪“治安强化”和企图扑灭滦东抗日火焰的罪恶阴谋。1944年10月,改建卢抚昌联合县后,县境已成为较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县境常驻十二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和电台、《滦东日报》社、卫生所等专、县直单位。开展军工生产,十二团、十三团、十二军分区曾先后创办兵工、修械、被服、印刷等厂。
卢龙曾是开辟和建设滦东抗日根据地的桥头堡。据记载,抗战中的堡垒户833个,妇女做军鞋100450双,民众运送军粮2674170公斤,护理伤病员4965人。
解放战争时期,十八团、六十一团、野战十旅、十一旅、县支队、区小队,与民兵相互配合,于红花峪战斗、攻打昌黎县城和全歼石梯子守敌等较大战斗中,击溃蒋军,解放区日趋巩固。l947年7月,卢龙县城解放。之后,卢龙开展了反奸清算、土地改革和选拔优秀干部挺进东北,卢龙青壮年踊跃参军,奔赴前线。县境成为支援东北解放区的前哨。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中,县总动员战勤民工4.24万人次,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奋发图强,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在卢龙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老区人民战天斗地,接力治水,给今人留下了“一渠百库”资源财富,熔铸了“吃苦、务实、团结、奉献”的卢龙精神。接力治水从根本上改善了卢龙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年九旱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全县农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奶山羊基地县”、“河北省商品猪基地县”、“中国甘薯之乡”、“中国酒葡萄生产基地县”等称号。
一、乐亭属于孤竹国,那么孤竹国又是怎样的历史?
优质答案1
小时候最初听到孤竹国是因为一个白酒的品牌,孤竹国酒,最初的酒厂位于乐亭县新寨村(这个后文会继续说),记得当时这个酒在我们当地还算是知名品牌,逢年过节的就喜欢买孤竹国酒,那是我对“孤竹国”最初的接触
稍微大点后才知道原来乐亭这一带,乃至唐山、秦皇岛等周边在商朝时期被称为孤竹国,而这里的一条著名水系——滦河,也为孤竹国人生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从夏商之界左右封国,再到周朝被朝廷控制打压,直至春秋时期被齐国和燕国所灭,一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封国,之所以说是封国,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带有商朝封地性质的“国家”
我一直以为既然叫叫孤竹国,难道是因为这一带盛产竹子?我还纳闷怎么北温带地区还能盛产竹子呢?直到我后来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孤竹”最开始是写成“觚竹”的
“觚”本意是用青铜铸成的酒器皿,“竹”是用来书写的竹简,这说明孤竹国当时是以文明见长的国家,故起此名。其实孤竹国的建立也标志着冀东文明的高度发达
孤竹国距今遥远,史料记载也不多,再加上我的知识有限,可能知道的就是一二皮毛
第一,说到孤竹国的历史,最有名的就要数伯夷、叔齐了,这两位分别是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和次子,他们最开始是因为在继承君主位上相互谦让,再到后来因为他们反对武王伐纣,所以哥俩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极力劝阻,史称“叩马而谏”,不甘心商朝被周武王所灭,索性哥俩上了首阳山,不食周朝的一粒粟,活活饿死在了首阳山
所以又有了流传万代的“不食周栗,隐于首阳,采薇而食”的千古绝唱,而这两位也经常被后人、甚至诸如孔子、乾隆、毛主席等伟人用来形容我国人不可摧残的骨气、气节。所以伯夷叔齐应该是孤竹国最显著的两位代表人物
第二,这一点不能算是直接说孤竹国历史的,而是我之前看书的时候发现,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孤竹国的历史吧,具体是酒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在孤竹国古都滦河岸边,发现一处商朝晚期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和陶器,包括陶器盆、鬲、瓶等。1975年,又在孤竹国故地出土了一套宋代能够完成整个蒸馏过程的铜制白酒蒸馏器。迄今为止,这套蒸馏器证明,蒸馏酒(白酒)最早产生年代和最早生产地域在孤竹国属地,所以“觚竹国”的“觚”也许就从此而来
这也足以表明,当时的孤竹国酿酒技艺已经相当出色了。说到孤竹国的酿酒,现在我要回到文首说到的孤竹国酒,来简单说下这个当时享誉我们当地的白酒。
孤竹国酿酒技艺经过千年的民间创制和发展,在明朝初年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乐亭县新寨村杨家杨之荣通过民间酿酒技艺,在清雍正年间(1728年左右)始建福泉烧锅。据历史记载,他酿的酒“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这里的烧锅酒就是孤竹国酒最初的原型了
在这里我要说下孤竹国酒酿酒时用到的水,前面提到这里靠近滦河,但孤竹国酒却不是用滦河水酿的,而是用新寨村的一口井水酿的,而这口井就是福泉井
据记载,福泉井始建于清朝中叶,由杨家凿掘,井身井台均为青条石所砌,上有辘石和井铭,井深三丈。关于酿酒的这口井水,我小时候也听大人讲过,据说这口井水泉涌湍急,奔吐不息,水质清淳、甘甜可口,泡茶饮用时都格外的醇香
清乾隆十二年(1748年),福泉烧锅杨之荣的曾孙杨德润中了武举,官拜御前侍卫。据相传,杨德润于1755年护驾乾隆皇帝乘船到滦河下游孤竹国故地巡访时,拿出自家酿制的福泉烧锅酒敬献给乾隆,乾隆品尝后称赞道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并说“孤竹国故地,酒香人贤”,当即钦定福泉烧锅酒拜祭贤伯夷和叔齐两位圣贤,并乘着酒兴在夷齐庙清风台挥毫写下千古绝句
滦水回环曲抱洲,崇台百尺枕清流。乔松古籁拂衣落,快与前贤共唱酬
后亲点福泉烧锅酒为“京东之冠”
据《县志》记载,咸丰十年,僧格林沁亲王巡视乐亭海防,驻扎新寨,为防御英法联军侵略组建团练时,特召见“京东第一才子”史香涯,共饮杨家的美酒,饮后大加赞赏“此乃孤竹佳酿也。”因之,福泉烧锅酒名声大振,孤竹国酒也由此而得名
虽然孤竹国不复存在,但冀东这片土地还在繁衍生息,今天的冀东人依然秉持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和铁骨正气,正在创造他们的幸福生活,希望这里的生活能够像孤竹国酒那样历久弥香
优质答案2
谢邀,三千多年以前夏商时代(大约公元前1600年至前664年),在河北省东北部,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孤竹国,存在了近千年。那么孤竹国地域到底有多广阔,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我今天就同大家探讨一下。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82年,成汤十八年三月丙寅日,商汤把孤竹封为诸候国,即孤竹国。自始兴旺一时,并且发展出了历史上重要的孤竹文化,其中让孤竹国举世闻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她出现了被历代先哲圣贤和帝王将相称颂的伯夷、叔齐两兄弟,他们崇尚礼、廉、德、仁、义等的精神,构成了燕赵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精神内涵。以伯夷,叔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周朝,孤竹国的情况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孤竹国的同姓诸侯国地位化为乌有,周王朝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在紧邻孤竹国附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同姓诸侯国燕国,以削弱孤竹国的势力,孤竹国势力日渐衰弱,至公元前664年被齐国、燕国所灭。孤竹国历史,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存在近千年,并发展出重要的孤竹文化,这就是我对孤竹国的历史看法,谢谢。
二、只谈环境和气候及身心健康,喜欢山水的,青岛、大连、威海、秦皇岛哪个更适合居住?
优质答案1
最好是秦皇岛,最次是威海。
优质答案2
题主列的城市比较多 我们一个个把数据类出来 然后比较以下
1.青岛市面积总面积10654.1平方公里。人口人口700多万。 青岛气候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四季分明,夏短冬长;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降水适中,热量充足;春夏多雾,冬春风大。青岛夏季较内地短,一年平均只有80天,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5.1摄氏度,由于受海洋影响,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疗养和游泳的最好季节。
青岛近代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
根据景点的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景观趵崂山、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左右;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8℃,是夏季避暑的绝好去处;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摄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660毫米。
下图为青岛栈桥
2.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这里蓝天、碧海、青山、白石、连绵起伏的海岸,潮起潮落的潮汐,真是如诗如画,一派旖旎的海滨风光。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化城市,2001年6月5日联合国授予大连为中国唯一、亚洲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大连有1906公里海岸线,“金沙滩,银沙滩,海天连成一片”;大连空气中负氧离子多,温度适宜,不冷不热,空气清新。大连是避暑胜地,是适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大连的吃海、玩海、钓海、看海、购海已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大连海产品丰富,鲍鱼产量占全国60%。大连海域海水干净,冷度适宜,含盐量30‰,正适合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的生长,营养价值高且味道鲜美,吸引了大批游客。除此之外,大连还有西餐、日餐、韩国餐、泰国餐;有中国的京菜、川菜、鲁菜、粤菜、上海菜,可谓"美食天堂"。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礁石奇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杰作,龟裂石有六亿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面积全市总面积12573平方公里。人口全市人口560多万。 景观金石滩、旅顺、冰峪沟、星海湾、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圣亚海洋世界、森林动物园、滨海路、女骑警、大型节庆活动、大连海鲜、大连紫檀阁、四维影院、现代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贝壳展览馆----大连旅游的名牌等。
大连位于暖温带,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分明。 气温全区年平均气温10℃左右,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最长连续日数为10至12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1月最冷,平均气温南部-4.5到-6℃,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左右。无霜期180--200天。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0至950毫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年降水量 60-70% 集中于夏季,多以暴雨形式降水;春季占12-15%;秋季占15-20% ,冬季仅占5%左右。因受海洋调节,夜雨多于日雨,尤以夏季为甚。 风速、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偏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春、秋季是南、北风转换季节。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90-140天,内陆 35-50天,冬、春季最多,夏季最少。
下图为大连星海广场
3.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威海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处,国家AA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游览景区(点)80多处。威海海岸线长近1000公里,沿线海水清澈,松林成片,海鸟翔集,有30多处港湾、168个大小岛屿。威海市中心城区高区的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下辖市乳山银滩、下辖市文登小观金滩都属于中国北方有名的海滩。刘公岛是天然植物王国,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海驴岛有“海鸥王国”之称。境内的成山头有“东方好望角”之称。境内千公里海岸线上,有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方好望角"天尽头"成山头、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天鹅湖、大东胜境——铁槎山、天下第一滩——银滩等。威海形成了“一线(千公里海岸线)、六区(中心城市、海滨生态、渔家风情、温泉疗养、传统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格局。
下图为威海刘公岛
4.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因毗邻海洋,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常年的年平均气温在11℃左右,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8℃;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5℃。全年降雨量630毫米左右,70%集中在夏季的6、7、8三个月。
秦皇岛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其中在滨海带上,有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动物园、鸽子窝公园、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联峰山、滑沙场以及众多的滨海浴场和各类主题公园等;在中北部山地——丘陵带上,有三道关——九门口——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城子岭口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以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顶、天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长廊、孤竹国文化遗址等。
下图为秦皇岛孟姜女庙
,这四个城市都有这各自的特点。个人认为如果从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生活便利、生活舒适来看,我比较推荐威海。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位居山东省第一位,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2018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111天,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7.1% 。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生活成本将对于青岛,大连要小很多。威海的支柱产业没有相对于其他城市没有较大型的化工厂,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空气质量要好于其他城市。(,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威海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医疗资源肯定没有大城市好。
以上仅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