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核聚变,可能带来能源革命

    核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电子跃迁、逃逸使得元素变化释放大量能量。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核变是不能被控制的。而最新科学研究称:只要能控制逃逸电子,就能控制核聚变,那么就可以控...

  • 话题:动物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的保护那当然是必须的,但对于动物的利用呢?因为动物的某些器官或特征对于人类的科学研究是有帮助的,小编认为凡是不能绝对。我们不妨学习一下中庸之道。 这9种野生动物为何能被...

  •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

    本站于上月底报道了我国在本月初将发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并预测: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的发射时间将会是7月4日。而国家航天发射场本来预定在今天发射,结果本站刚刚得到的消息称...

  • 月球远离地球但没那么严重

    根据膨胀理论,任何星球和地球的相对距离应该是越来越远的。尤其是离我们很远的星球,这个幅度会更大。不过当然与此同时,因为宇宙万有引力和轨道变化,一些星球会靠近地球,甚至撞...

  • 专家冷静看SpaceX环月球

    2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报道了 SpaceX公司要带两名太空游客去环游月球()。而且两名游客,已经开始训练了。但是 没有 千挑万选的甄别,仅仅是体格健康的有钱人或名人遨游太空,以目前的技...

  • 周末电影推荐——关于鲲

    又到了周末,小编还是给大家推荐一部好看的电影,让大家放松一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就是《大鱼海棠》!...

  • “中国人是中、欧远古人类的后代”?

    其实题目是原引自国内某顶级门户网站,问号是小编我加上去的。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标题党!小编我对此深恶痛绝。原始许昌人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要拉安这个题目的小编(他)去理论理...

  • NASA的“基地组织”

    出门旅游,大家一个非常大感触就是东西太多。随便带两套换洗衣服,一点吃的就很重了,而且还有买当地土特产。所以大家都希望可以轻装上阵,去遥远的太空更是如此,我们要生活,需要...

  • 黑洞撕裂恒星乃常态

    关于吞噬其它星球,撕裂本站屡有报道。在小编看来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我们观测太空的信号,最明显的莫过于恒星,而恒星被吞噬撕裂的过程会有较强烈的电磁波逸出,而且恒星被撕...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升级,天舟一号下月有发射任

    我国航天航空领域在今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一。去年我们的天舟一号成功运载了天宫二号等任务。其运载能力等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引入注意的是3月初...

  • 新型气球望远镜针对恒星

    人类探测和观察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有美国西部的望远镜矩阵,有中国贵州的天眼(),有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最近科学家通过气球来运载大孔径望远镜。此种望远镜专门用于观测,它灵敏...

  • 中微子探测器最新结果或有助于揭开宇宙暗物质

    在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 标准模型是一项非常精确的理论,但仍然存在缺失环节,比如的本质以及中为何大量分布的是物质,而非反物质,等等 北京时间3月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正...

  • 科学家观测早期宇宙质量最大黑洞:产生机制成

    耀变体是一类由所驱动的特殊星系,它们是美国宇航局费米望远镜探测到数量最多的辐射源类型之一。当质量相当于太阳数百万倍的巨量物质盘旋下落时,剧烈的摩擦和撕裂效应产生强烈的高...

  • 我国世界最大运载火箭取得突破:2018年长征八号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众号 原标题:世界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取得突破 长征八号和嫦娥四号瞄准2018年 2017年,中国航天亮点纷呈,中国航天人肩负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越...

  • 最新研究显示原始黑洞与宇宙暗物质毫无关系

    之前科学家认为与原始的形成与暗物质有关,但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暗物质与中等质量原始黑洞毫无关系。 那利群岛天文研究所(IAC)最新研究显示,暗物质与中等质量原始黑洞毫无关系。 据英...

  • 亚马逊CEO的新火箭迎来第一个客户:2022年将发射

    北京时间3月7日上午消息, 亚马逊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周二宣布,他旗下的Blue Origin火箭公司已经与法国通信卫星运营商Eutelsat签订协议,将在2022年发射一颗卫星。 Blue Origin的新格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