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才能很厉害吗 诸葛亮有没有那么
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奇秘网小编带您深入了解。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也应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诸葛亮确实少有缺点。陈寿评价诸葛亮,称其才华与治理才能出众,军事谋略稍逊,但民治才能超过军事才能。
诸葛亮的优点众多。他为刘琦解危,有谋有略;在刘备兵败时,他临危受命,成功出使东吴,完成使命,展现出色的外交才能。刘备拥有地盘后,诸葛亮负责内政管理,调赋税,充军实,表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他在军事上也有建树,无论是攻蜀还是汉中之战,都表现出卓越的军事组织和指挥能力。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重新与东吴联盟,恢复蜀汉元气,率军平南,后方稳定后,积极练兵,为北伐做准备。他的北伐虽然多次未能取得重大胜利,但并非因为他的军事能力不行。相反,他孤军北伐而进退有度,虽然有过守街亭的失误,但整体上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仍然令人敬畏。他的连、木牛流马等发明更是展现了他的创新精神。
除了军事和治理才能,诸葛亮还是个公正廉洁、赏罚分明的人。他的个人节操高尚,使得人们对他既敬又畏。正因为如此,从西晋开始,诸葛亮的事迹就在官方与民间流传了上千年。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否被过度神化了呢?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的。罗贯中在创作时可能有意要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诸葛亮形象,因此篡改历史、神化诸葛亮的形象。例如借东风、观天象等近乎神仙的能力被赋予了诸葛亮。但这些神化的能力在实际的三国博弈中并未起到关键作用。诸葛亮的个人能力被过度夸大,而实际的历史成果与他的神化形象并不匹配。尽管如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依然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
诸葛亮是一个多才多艺、能力出众的人物。《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为我们展现了诸葛亮的丰富形象和多面才华。尽管历史和艺术创作可能存在差异和夸大,但诸葛亮的传奇人生和卓越成就仍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敬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著中,诸葛亮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元素,他仿佛成了一个拥有超凡智慧的智者,当我们走进真正的历史,去《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时,我们会发现他在大智慧方面的造诣远胜于演义中的形象。
罗贯中先生为了凸显他的偶像诸葛亮,对历史进行了一些改编和虚构。例如三气的故事,虽然表面上诸葛亮似乎斗赢了周瑜,但实际上,这样的剧情为蜀汉的未来埋下了祸根。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下,诸葛亮对东吴的态度也引发了争议。他拒绝周瑜的橄榄枝,双方矛盾重重,而孙刘联盟的维系全靠鲁肃的调解。
诸葛亮不仅与周瑜产生摩擦,还巧妙地对待一直帮助他的鲁肃。他打下荆州却不分给东吴,反而声称是借荆州,给东吴留下幻想。甚至在向西川讨荆州的过程中,他的亲大哥也被他耍得团团转。这些举动让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受损,他没有把孙刘联盟放在眼里,而是不断制造摩擦,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伏笔。
《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截然不同。他始终贯彻自己的《隆中对策》方针,坚持联吴抗曹的策略。蜀汉的兴衰基本上与他无关。我们不能因为汉中之战的成功就过分夸大诸葛亮的功绩,同时将失荆州的责任归咎于他。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出山即巅峰,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凭借自己的成绩逐步成为蜀汉丞相。在大智慧方面,历史上的诸葛亮远超演义中的形象。国家之间的博弈需要的是大智慧,而非虚幻的妖能力。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并非真正的神化形象。罗贯中虽深爱诸葛亮,但他并非真正的历史大家,无法改变历史的真相。为了凸显偶像而虚构了许多计谋故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能让罗贯中的诸葛亮达到大智慧的高度。毕竟,真正的历史是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