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十大最强帝国_古代十大帝国国土面积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3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历史上最强十大帝国

一、你觉得世界十大超级帝国有哪些?

优质答案1

汉、唐、元、阿拉伯、罗马、亚历山大、古印度、波斯、匈奴、沙皇俄国

优质答案2

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荷兰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匈人帝国、蒙古帝国、唐帝国、辽帝国、西辽帝国。

优质答案3

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宋帝国丶大元帝国、大明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英帝国、德意志帝国

二、中国历史有哪些朝代可以称得上世界帝国?

优质答案1

世界帝国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硬实力,二是软实力,硬实力就是经济繁荣,有钱,战斗力强大,可摧毁一切对手。软实力是对世界其它国家有向心力,他的文化成为时尚,成为潮流。美国今天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靠的就是无坚不摧的军事实力,和引领世界时尚的西方文化。世界帝国是打出来的,但不能只靠打,还得打得人家心悦诚服才行。

按上面的要求,真正满足世界帝国要求的中国古代王朝,只有“盛唐”。汉朝是硬实力行,但软实力不行,宋朝软实力行,但硬实力不行,明朝是硬实力、软实力都不行。清朝则在经济基础上就不行,虽然总量还可以,但质量已经没法和代的工业革命的西方比了。

盛唐时代的经济繁荣是不用说的,杜甫讲“小邑犹藏万家食”,《新唐书》讲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兵。”

  • 唐代的酒肆 唐末的敦煌壁画

这些是生产发达,经济繁荣的表现。有了这个,才足以支撑起强大的国力。经济不行的硬实力,都是瞎折腾。有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才有底气。

盛唐是那个时代的世界上一流的超级大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彻底打残和消灭对手的数量巨大;二是利用强大的国力扶持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亲唐政权”,在国际上小弟众多。三是把繁荣的大唐文化传播到各个国家,形成以大唐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潮流和文化时尚。

唐朝当时灭国无数,大的国家就包括贞观年间出兵深入漠北,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打垮了东突厥的主力军,灭亡了“东突厥汗国”。进击西域灭“高昌王国”,随后以强大的武力威胁和经济收买,收服了西域诸国。唐高宗时代,在西方击溃西域的西突厥势力,灭亡“西突厥汗国”。在东北,太宗、高宗两代人的努力之下,最终灭掉了强大的高句骊王国,顺带也把朝鲜半岛上的百济王国也给灭掉了。

  • 唐前期东北亚局势

唐朝以强大的武力消灭对手的,也以强大的实力扶持周边民族建立起与亲唐政权,最典型的就是灭掉东北的高句骊后支持东北的粟末靺鞨人建立起渤海国。灭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后扶持亲唐的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建立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新罗王朝”。在云南支持南诏人统一云南六诏的事业,建立南诏国。这些政权的君主都接受唐朝的册封,采取亲近唐朝的外交政策。

  • 唐中后期东北亚局势图

唐朝的强大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在当时国际社会,大唐文化成为最先进文化的代表,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在积极主动地吸收唐代的文化的成果。各国定期派驻了大量的留学生在长安,各国也大量地采购唐代的书籍回国研读,大唐文化得到各国的崇尚,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汉文成为各国的通用书面语,唐代的历法,也成为当时的“公元”。日本使用唐代的《宣明历》一直到1682年。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日本皇室主导的“全盘唐化”的改革。

其中光日本派遗的大规模的到唐朝求学的使团有15次,每次都是五、六百人的规模,这些人回国后成为日本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成为大唐文化在日本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古抄本《白氏文集》中的白居易诗篇

唐诗是当时的国际文艺圈的核心技能,新罗、日本都有大量的唐诗崇拜者和模仿者,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诗人是那个年代的国际文化巨星。

优质答案2

东亚古代的王朝要成为“世界帝国”,需要足够广袤的面积,至少有传统意义上的半壁江山。,就是拥有同外部世界的足够接触。,在接触和交流层次与水平上,还存在主动与被动因素。

所以,粗略的使用以上标准衡量,得出的结论就是两汉、唐朝、辽国、蒙元和明清

两汉之所以是世界级帝国,主要和广泛而频繁的对外联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相比之前的秦帝国时代,主动走出去的汉使抵达了很多前人不曾记录的领域。这不仅是在开拓疆土,也是在启迪时代先锋们的世界观。尽管大部分日常的贸易物流,仍旧是被动引进而非主动输出,但确实在世界其他地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尽管秦帝国的扩张性毋庸置疑,但在当时的世界商人眼里,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大秦帝国架构。在西域等地进行转手的吐火罗小邦,被认为是丝绸原产地--赛里斯。在北部湾作为航运中转站的交州,则被认为是另一个东方大国--秦尼。

汉帝国的主动走出去政策,至少在国际贸易的北线上赢得了一定的主动。这也是迫于和匈奴长期对抗的需要,让帝国的官员、使节和军队都需要主动走出去。而在没有这种威胁压力的南方,汉帝国的涉外交流依然是被动性质的。虽然有向中南半岛的拓边,但强度和控制力度都还不如北方。

汉朝的世界性遗产,直接塑造了后来的魏晋帝国。影响力甚至持续到十六国与南北朝时代。无论是割据政权林立,还是有大一统帝国来主持大局,北部主动而南部被动的总体态势是没有变化的。甚至在永嘉之乱到隋朝建立之间的大部分时候,需要帝国中央力量推动的北部,也直接陷于被动。很少有军政官员西出,但有无数的商人、部落和武士东来。

重建汉朝式世界性帝国的,还是取代隋朝的大唐。依靠之前几百年的外部输入积累,唐朝在一开始就在拥有汉朝的资源总量,兼具了更强的技术和文明成果。,帝国在西北方向的主动出击,在范围和力度上都强于两汉。,继续以被动姿态维持的南方海运,也在缓慢的积累中有了稳步增长。除了交州和广州,向北延伸到福建。

唐帝国之后,五代十国的乱世成为了很多历史叙事中的主角。但从世界性的影响力来看,几乎接过唐朝主要遗产的却是北方的辽国。从草原、西域乃至中亚各地的主要交通线,几乎都握在契丹帝国的手中。即便后来有一个西夏可以出来分一杯羹,但不能影响辽国控制的巨额“流量”。至于被封锁在更加东南的宋朝,就只有借助被动的海路了。所以,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远在辽国之下的。

终结两宋格局的蒙古人,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界性帝国。哪怕不算西征后建立的各大分支汗国,也不影响本部元朝的世界性地位。帝国甚至还成为了至少中亚一半贸易线路的保护人,起到了重要的维护作用。加上东南方海路主动性的增强,让元朝的世界影响力达到了东亚历史的又一个巅峰。陆地与海路贸易已经在江淮流域汇合,程度上又超过了之前的唐朝。众多来自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旅行家,出于各种目的前来。辐射力度也远超前代。

接过元朝大部分内地遗产的明朝,在很多层面选择了保守的撤退。加上其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让过去占据主流的西北贸易路线开始不可避免的衰退。海禁政策又让东南地区发展出来的主动性几乎完全消失。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以及一些中亚和西亚强权的尝试,明朝在“世界影响力”方面胜过之前的大部分朝代。哪怕其中的被动成分处于绝对的主力位置。

,完全继承明朝全部的遗产的满清,继续享受着让明朝具有“国际地位”的格局因素。海路贸易已经完全超过了陆地贸易,并在不少方面都比明朝进步不少。清朝自己也一直“低调”主持着的西北地区贸易。由于西方世界随着俄罗斯帝国的扩张而衍生到西伯利亚,清帝国尽管在自主努力方面不如蒙元,还是获得了更多“推荐”与“曝光”。这个局面也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就已经形成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代东亚王朝的世界影响力,看到一部简便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交流成本的持续降低 和交流收益的稳步提升,都是人类彼此接触他人的最大动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