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皇后怎么死(天启皇后张嫣)
张嫣,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嫡妻,也是中国古代五大最美皇后之一。
1621年,15岁的张嫣从全国5000多名13-16岁的女子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
张嫣进宫后不久便发现,没想到她最大的敌人并非其他妃嫔,而是皇帝的乳母客氏以及太监魏忠贤。
明朝后期,皇帝为加强权力,开始大量任用宦官,导致宦官权力倾天。不仅能与宫女结成对食,有权势的还能公开拥有老婆。
与正常夫妻不同的是,太监结婚看重的是彼此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明熹宗朱由校就把自己的奶娘客氏,送给大太监魏忠贤当对食。
朱由校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在历史上的口碑更是糟糕透顶,这主要是因为他比起皇帝更适合做一个木匠。
于是,朝中大事都落入太监魏忠贤和客氏手中,他们打击异己甚至祸害皇帝子嗣,朱由校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纵容也让客魏更加有恃无恐。
天启三年,张嫣怀上龙嗣,这可能是天启帝的第一个儿子。有一天张嫣感觉到腰痛,想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给按按,客氏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让魏忠贤派了一个亲信过去,这个人按的时候故意用力过猛,导致张嫣生下一个死胎,即长子朱慈燃。
天启六年,朱由校重病,此时却无子嗣。魏忠贤和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谎称是熹宗子嗣。他们托人劝说张嫣,说生下来直接当你的儿子,接着做皇帝,你从此就是太后。
张嫣什么人物,岂能上他俩的当,直截了当拒绝说“从之,必死。不从,亦死。不如不从,死后可以见祖宗在天之灵。”彻底打乱了客氏和魏忠贤的全盘计划。
因为张嫣对魏忠贤的计划心知肚明,一旦让宫女肚子里的孩子当皇帝,朝廷真正的幕后统治者就会变成魏忠贤。
此后,张嫣便极力谏言明熹宗“为了不辜负老祖宗,与其把皇位留给不知哪儿来的皇子,不如直接传给皇叔信王。”僵持很久后,熹宗终于答应。
信王便是朱由效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日后的崇祯皇帝。
崇祯帝登基后,为了感念嫂嫂的恩德,仍然册封张嫣为皇后,只是给她加了“懿安”两个字作为尊号,居住慈庆宫。
接下来,在施政上,崇祯帝短短数月之间便施展雷厉风行的手段将魏忠贤等人尽数诛杀,一时间朝堂上的奸佞之臣人人自危。
年少守寡的张嫣在慈庆宫度过15年的时光,后来太子大婚,她搬到了仁寿殿。
在慈庆宫时,太监陈德润觊觎张嫣的美色,妄想和她结成对食。
陈德润此人也是十分狂妄,他先是给张嫣写了一封求爱信。张嫣见信后很生气,当即用香炉烧毁了,为了皇家的名声,她没有再提及此事。
但陈德润却以为张皇后默许了自己的示爱。他于是在某天花重金买通了张皇后身边的宫女,直接闯进了皇后的寝宫“如今你在宫中没了依靠,无非是挂名的皇后,倒不如与我结为对食,日后还能相互照应!”
张嫣被突然闯进的陈德润吓坏了,但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假意安抚陈德润,再趁他不注意逃出寝宫,并向崇祯皇帝禀明了此事。
崇祯帝得知此事很是震怒,于是将陈德润抓了起来,直接下旨贬去孝陵种菜。色胆包天的陈德润在宫中也成了个笑话。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发现张嫣自缢还未身亡,赶紧派人相救,予以保护,但张嫣还是于第二晚自尽,以身殉国,终年38岁。
清朝建立后,顺治皇帝感念张嫣的德行,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与明熹宗朱由校合葬于德陵。
@伴月说
回顾张嫣短暂的人生,她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紫禁城里度过的,那时的明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张嫣自知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
但她明辨是非、识大体、顾大局,不顾个人安危,在关乎江山社稷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沉着果敢,才使政权平稳过渡到了崇祯帝手里。
关于她的国色天香,后人们自是津津乐道。但她的智慧和勇气,比起她的美貌来,更值得后人传颂!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皇后给人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在古代男权和王权世界,女人的命运多半都由男人主宰,就算贵为天潢贵胄也要服从命运安排。汉朝第二位皇后、也是历史上第二位皇后(吕后是第一位),一个冰清玉洁,集美貌、智慧、温柔于一身的张嫣。出身高贵却又十分悲伤,死时入殓宫女替她沐浴净身时发现这位可怜的皇后竟然还是处子之身。民间可怜同情她的遭遇,纷纷建庙定时祭祀,尊为"花神",建的庙为"花神庙"。
孝惠皇后张嫣剧照
关于张嫣的美貌《汉宫春色》是这么记载的
阿嫣当五六岁时,容貌娟秀绝世。每从其母出入宫中,高帝常令戚夫人抱之,啖以果饵,谓夫人曰“汝虽妍雅无双,然此女十年以后,迥非汝所能及也。”
翻译过来就是张嫣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着绝世容颜,鲁元公主经常带她进宫,汉高帝刘邦十分疼爱她。经常让宠妃戚夫人把她抱在膝盖上,喂她吃果子。然后跟戚夫人说你的优雅美貌虽然举世无双,再过十年,你也比不了我这外孙女,可见张嫣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
可以说张嫣的出身极为高贵,父亲是宣平侯张熬,这个张熬的父亲就是赵王张耳。当年张耳跟汉高祖同为诸侯,对刘邦多有帮助,建国后封为赵王。张耳死后儿子张熬袭赵王爵,虽然后来被刘邦降为宣平侯,可并没有杀他,因为他是刘邦和女儿鲁元公主的丈夫。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就是那个楚汉争霸时,刘邦为了逃命减轻负担将她几次踢下车的那个女儿,踢下去的还有鲁元公主的弟弟汉惠帝刘盈。
按理说张嫣的外公外婆是开国皇帝和皇后,加上自己父亲家族也高贵,这应该是世上最幸福的女孩子了,多少女人羡慕不来的。可事实并没有,由于制度这东西让她本来可以拥有无上荣光的身份却活成最凄惨的女人,这就要从她不幸的婚姻说起。
汉惠帝和张嫣剧照
刘邦驾崩后传位给太子刘盈,史称汉惠帝,刘盈虽然贵为天子,但并没有权利,整个天下都在母亲吕后手上,就算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能做主。吕后看到儿子已经成年,应该给他找一位皇后了,她找来找去还是找到自己的亲外甥女张嫣。吕后认为亲上加亲对家族更有利,还有一点就是吕后一直觉得自己愧对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所以想给她最好的补偿。由于吕后疼爱鲁元公主,对鲁元公主的长女张嫣也格外疼爱,一定要好好补偿她们。
自己儿子成年了该立皇后了,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2年),十九岁的汉惠帝在母亲的主持下举行大婚。皇后是十一岁的亲外甥女张嫣,这场畸形婚姻注定对两人都是伤害。汉惠帝十九岁才大婚,这不排除是吕后在等张嫣成长。
汉惠帝也是郁闷,自己没有权利就算了,连娶老婆也不能做主,摊上这样一个老妈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只是婚姻不能做主还好,找个其他功勋权贵家的女儿联姻倒也没什么,毕竟后宫还有一堆妃子。可母亲给自己找的这个皇后还是自己看着长的的外甥女,这血缘关系也太近了,说白了就是有违人伦,汉惠帝心里过不了这个坎,哪怕张嫣长得倾国绝世容貌。
吕后和汉惠帝剧照
吕后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她希望自己的孙子是自己的外孙女生的,将来的皇帝身上都流躺着吕家血脉。所以两人大婚之后,吕后非常关心,希望早点抱孙子,经常催促。时不时问张嫣两人有没有同房,而张嫣心地善良又善解人意,每次吕后问起都瞒着说早已同房。
汉惠帝也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女皇后长得绝世容貌,又性格纯朴贤惠,适合做贤妻良母。他也多次幻想要是皇后不是自己外甥女那该多好,但始终下不去手,其实不伤害就是一种伤害。张嫣也理解舅舅兼丈夫,当吕后派人监视他们圆房情况,每次都帮舅舅打掩护。
到头来两人也没有孩子,吕后望眼欲穿想要抱孙子也没抱上。于是她想到移花接木,把刘盈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归到张嫣头上,谎称皇后怀孕,等后宫美人生下皇子就杀掉美人,对外宣称是皇后所出,取名刘恭,并立为皇太子。
吕后和少帝剧照
《汉书·外戚传》惠帝即位,吕太后欲为重亲,以公主女配帝为皇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乃使阳为有身,取后宫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吕后这样做也确实不地道,不过张嫣倒也贤惠,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就当了母亲。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刘盈在未央宫去世,时年二十三岁。由于刘盈既没有权利又没有自由,常年被母亲压抑的喘不过气来,天天酒色过度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吕后眼里只有权力,对儿子的事也不怎么上心。后来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关厕所里,还邀请刘盈参观她的杰作,刘盈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大骂母后没有人性,自己有这样的母亲终究不能治理天下。干脆破碗破摔,身体越来越差导致一病不起。皇后张嫣也心疼丈夫兼舅舅,却无能为力,在二十三岁那年驾崩。
汉惠帝、张嫣抱着少帝
汉惠帝驾崩后,吕后立张嫣养子皇太子刘恭为帝,史称前少帝,此时皇后张嫣才十五岁。吕后为了能一直霸占朝政不让张嫣做皇太后,只称皇后,自己则临朝称制继续称皇太后。
既葬,太子即皇帝位,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等到少帝稍微年长点听到宫人议论说自己不是皇后所生,就去质问张嫣自己的母亲是谁,是不是你杀的,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仇。张嫣说你就是我自己亲生的,不要胡思乱想。
《史记·吕太后本纪》(刘恭)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
小皇帝不知道皇宫险恶,祸从口出,整个皇宫全都是吕后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全部都在吕后的掌控之中。刘恭刚抱怨完就传到吕后耳朵里,这还得了,如此小小年纪就口出狂言,将来还怎么控制。就将他囚禁在皇宫永巷,对外宣称皇帝病重,谁也不能探视 包括母亲张嫣。没过多久小皇帝刘恭就驾崩了,史书记载"太后幽杀之",先囚禁再杀之。
难道张嫣不想救自己的儿子?毕竟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她也想,可摊上这样强势的婆婆兼外婆,她就是一个摆设。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被自己外婆杀害,她唯一能做的只能暗自流泪。杀了少帝吕后又立一个小皇帝,汉惠帝刘盈有五个儿子,对吕后来说除了权力什么都不重要。
遂废帝,幽杀之。五月,丙辰,立恒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事故也。
吕后把恒山王六义扶上皇位改名刘弘,史称后少帝,自己依旧临朝称制掌控天下。刘弘倒没有哥哥那样乱说话,可天有不测风云,他也没保住性命,杀他的是汉朝开国功臣们和他叔叔汉文帝刘恒。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功臣们趁机诛杀诸吕,他们以少帝刘弘不是汉惠帝亲子的理由将汉惠帝所有儿子杀光,对吕氏一脉赶尽杀绝。
他们虽然杀尽吕氏,但对张皇后倒不敢动粗,她自始至终都是局外人,并没有参与吕氏掌权。何况张嫣是汉惠帝的结发妻子,母仪天下的皇后。汉文帝虽然没有杀她,但把她安置在北宫,北宫是未央宫后面的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跟幽禁没什么区别。
吕太后崩,大臣正之,卒灭吕氏。少帝恒山、淮南、济川王,皆以非孝惠子诛。独置孝惠皇后,废处北宫………
汉惠帝和皇后张嫣
这一年她才二十三岁,虽然汉文帝没有善待她,但好歹没有为难她。就这样,她独自一人又在北宫生活了十七年。于汉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去世,享年四十。汉文帝让她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不另起坟,谥号“孝惠皇后”。
孝文后元年薨,葬安陵,不起坟。
可以说张嫣的一生从十一岁母仪天下之后就没有幸福可能,出身高贵容貌绝伦的她被一种叫做制度的东西给害了,一辈子沦为政治牺牲品。她的人生遭遇让后人极为敬重,除了了无奈的人生,后人尊重她的还有她那自始至终保持的纯洁心性。
汉文帝剧照
张嫣孤苦伶仃在北宫去世后,宫中侍女们听闻空中有奏乐声,而且异香数日不散。她既没有自己的骨肉亲人也被功臣们杀绝了,身边只有一些侍女伺候。入殓时还是侍女们为她沐浴更衣,然后查看她下体,惊奇的发现竟然还是处子之身,都惊叹她如此冰清玉洁,也为她感到可怜叹息。贵为皇后,竟然一天女人也没有做过。
张皇后至始至终还是纯洁处子之身的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称为“花神庙”。
不数日后薨,年四十一。侍女闻空中奏乐声,异香数日不散。后既无骨肉懿亲在侧,小敛时,侍女为后沐浴,验视后之下体,皆曰“可怜哉,后真处女也。”
张皇后虽然一辈子被制度绑死了,也没有过自由,甚至连做女人的滋味也没有尝过。在后人眼里冰清玉洁,被敬为花神,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