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瓜田李下”从何而来?具有什么含义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瓜田李下”,每次听人说起,虽然明白是一句劝人向善的话,却不甚了解其中的含义。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瓜田”和“李下”分别代表什么,究竟要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呢?
这句话出自曹植的一首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是说一位行端坐正的君子,做事应该懂得避嫌。
经过别人瓜田的时候,就算鞋子掉了,也不要弯腰去提,不然容易让人怀疑你偷瓜。
走到别人李子树下的时候,也不要用手去扶正帽子,否则很像是动手去摘李子。
这两种行为,都容易引起误会,越是正人君子,越应该尽力避免。
这就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主动避嫌,尤其在一些有理难辨的场合。
《·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时期,派郭旼到邠宁地方做官,引起了朝野议论,人们认为是送了两个女儿入宫才换来这个职位的。
文宗向柳公权诉苦,说郭家的两个女儿入宫其实是为了拜见。
柳公权告诉皇帝,事情的真相不是每个人都了解,重要的是您本身处在嫌疑的地位,就难怪别人不非议。
“瓜李之嫌”说的就是事件本身容易引起误会,当事人有口难辩,不能摆脱嫌疑。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误入“瓜田李下”,也都有面临“瓜李之嫌”的时候。坦荡如君子,不该惧怕遭人误解。
只要自己做事合乎道德礼法,没有邪念,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必太在意。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俗的框架下,活在别人的声音里,所以适当的时候,还是要避一下嫌。
公生明,偏生暗。“瓜田李下”不可忧,君子避嫌是,只要行得端、做得正,流言迟早。
正如晚唐诗人韩偓的诗中所言“提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
人生在世,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算无法被所有人理解,但只求无愧本心就好。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