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出一上联大臣对不出,婢女随口就给对上了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至今上千年的历史,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历朝历代的才子们都对它情有独钟,一副幽默有趣的对联,能把烦闷的心情瞬间化掉,像的,就流传下来不少有趣的对联故事,每每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话说清初的时候,朝中大臣张英有一次下乡微服私访,这个张英或许很多都不知道,如果说到他儿子,很多人一定会恍然大悟,他的儿子叫张廷玉,三朝的重臣,是大清朝唯一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英乔装打扮来到了乡下,当他经过一片稻田时,看见当地的农民正在用稻草捆秧,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民情,张英一行人就停下了脚步与那些农夫攀谈起来。
一个老农夫看到了张英一行人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走了过来说道“看先生模样,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我有一个上联,不知先生能否赐下联呢?”老农夫随即吟出了下联
下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老农夫是以自己为题,自然切实,又融合朴实,张英一听,顿时语塞,站在田头愣是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下联来,现场顿时尴尬极了,张英自己更是羞愧不已,毕竟自己算是饱读诗书之人,没想到在这田中央却输给了老农夫,心中有些难过。
回到家后,张英跟夫人谈起了这件事,恰好一位侍女进来收拾杯盏,也听到了张英的话,当即不由得笑了起来。
张英看这婢女突然狂笑,急忙问道“你笑什么?”
侍女回答道“这有什么难对的”
张英顿时很诧异,自己也算是才华横溢都对不出来,你个小丫片子,又没读过什么书,你能对出来?心中充满了疑惑,问道“难道你能对出来?”那婢女急忙将对联念了出来
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一听,连声称赞道“妙,妙,实在是妙,老夫想不出来,你倒想出来了”
后来一问,原来这婢女是贫穷人家的孩子,灾荒年间被迫卖出来做婢女,她小时候常随着母亲提着竹篮挖笋,感受很深,才能脱口而出。
老农夫的上联和婢女的下联,对仗工整,运用巧妙,不失为一副上佳的对联,都是取农村的景,自然贴实,令人称赞。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