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惠宗登基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恐怖故事 2025-05-27 18:10www.188915.com恐怖故事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作为元朝的第十一位大汗和第十五位皇帝,他的身份尤为特殊,是全国统一政权下的唯一皇帝。他是孛儿只斤·和世㻋的长子,生母迈来迪。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奇秘网一起走进他的世界,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妥懽帖睦尔在1340年扳倒权臣后开始亲政。初期,他勤勉政事,重用脱脱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颁行的《至正条格》法典以及举荐守令法,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石。他也注重文化事业,恢复科举制,开经筵与太庙四时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编修了辽、宋、金三史,展现了其文化上的卓越成就。

在政治上,妥懽帖睦尔的“至正更化”被称为“脱脱更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恢复伯颜废黜的制度、设置宣文阁、昭雪一批冤狱、开马禁等。脱脱主持编写的《宋金辽三史》,反映了元朝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至正条格》的编纂也是其重要成就之一,这部法规涵盖了各种诏制、条格和断例,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经济方面,妥懽帖睦尔亲政之初任用脱脱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尽管当时元朝统治已经十分腐败,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但他仍然努力尝试挽救经济危机。至正九年(1349年),脱脱再次拜相,采取了变钞与治河两大政策。变钞之法虽然遭到了一些反对,但脱脱仍然坚定推行,设立宝泉提举司来掌管。变钞措施包括印造“至正交钞”和发行至正通宝钱,形成了钱钞并用的局面。

妥懽帖睦尔是一位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卓越成就的皇帝。他的政治才能、文化追求以及对经济的努力,都展现了其作为一位伟大君主的特质。他对辽、宋、金三史的编修以及对《至正条格》的编纂等举措,都体现了其对国家发展的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虽然元朝在其统治后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妥懽帖睦尔的努力和贡献仍然值得肯定和铭记。在至正年间,元朝的财政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钞买钞”的做法。这一做法,用新发行的来搜刮民间的珍贵货币,而所谓的“以实钞法”,在缺乏白银作为准备金的情况下,只是一句空话,无法兑现。这种变钞之法实施后,迅速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

历史记载,“实行不久,物价飞涨,涨幅超过十倍”。此后,宝泉提举司为了军需而大量印钞,导致至正宝钞的价值更加贬低。曾经,京师料钞十锭都难以换取斗粟,各地的郡县都纷纷使用实物进行交易,公私所持有的都被废弃不用,人们将其视为废纸,国家的财政也因此陷入匮乏。

就在至正年间,黄河的决口成为了一个重大事件。脱脱无视众臣的反对,坚持治理黄河,成功地使黄河恢复了故道。为了这一伟大的工程,顺帝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下诏治河,由贾鲁指挥15万民夫和2万戍军展开工作。这次治河工程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贾鲁还献上了《河平图》。

就在治河期间,势力利用这个机会制造了独眼石人事件,并发动了元末农民起义。后世常常将元亡归因于治河工程。但实际上,贾鲁治河本身是成功的,没有任何民夫响应起义。势力只是利用了治河这一时机来发动起义而已。正如《》所评论的那样,“议者往往将天下之乱归咎于贾鲁治河之役,似乎劳民动众导致了混乱。但元朝的灭亡,实际上是基于上下因循守旧、沉溺于安乐的习惯,纪律废弛、风俗堕落,混乱的根源并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贾鲁不进行这次治河工程,天下的动乱也一定会以其他形式爆发。

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与冲突,既有财政策略的失误导致经济崩溃,又有治河英雄的奋斗与付出。也揭示了社会动荡的复杂原因,不仅仅是单一事件或人物所能决定的。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元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