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不着四六”是什么意思?
奇人怪事 2025-05-21 05:0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时下社会,每当提及某人“没六儿”,往往意味着此人不太靠谱或者缺乏真才实学。这“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源自《周礼·保氏》。
在古代,一个人若精通这六项技艺,无疑会被视为顶尖人才,其地位与时下人们追逐的211、985名校毕业生不相上下。即便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也足以让人过上小康生活。当“六”与“四”结伴而行时,含义则更加深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不太友好的说法,比如“不着四六”、“四六不懂”、“四六不成材”等。这些词语的背后,隐藏着古人的信仰和祭祀观念。在古代,人们崇奉天地君亲师,若某人不懂这些,那就是不知天地、不懂父母、不识文字、不懂孔老、不顾夫妇之道以及不明吉凶。
进一步解释,例如“天”字有四画,“地”字有六画,合起来即表示不知天地;再如,“父”字四画,“母”字虽超过六画,但取谐音即表示不知父母。这样的表达方式,在骂人时虽不带脏字,却十分犀利。
“文”与“字”的结合,代表着对文字的尊重和学习。在古代,文字是传递文化、记载历史的重要工具,不懂文字便难以融入社会、与人交流。而“孔”与“老”的组合,则代表着对古代智慧的尊崇。夫与妇,则代表着人类的家庭和社会秩序,不知夫妇之道,便难以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凶”与“吉”的结合,则代表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不懂吉凶,便难以把握人生的方向和机遇。
这些词语虽然带有贬义,但却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这些词语背后的含义,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