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
很久以前,在四川的蜀国,有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国王,名叫望帝。望帝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热爱人民,致力于生产发展,经常带领蜀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蜀国成为了一个富饶繁荣、如诗如画的天府之国。
一场灾难突然降临。湖北的荆州井里的大鳖成了人形精灵,简称鳖灵。当它随着水流来到蜀国的岷山时突然复活,它跑去拜见望帝。望帝愁眉不展地向鳖灵倾诉了困扰他心头的问题:龙蛇鬼怪挡住了水流,造成了可怕的洪水,使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鳖灵听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担当起治理洪水的重任。望帝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丞相。鳖灵凭借智慧和勇气,带领人们与龙蛇鬼怪搏斗,最终将它们制服,并成功疏通了河道,使蜀国的洪水得以消退,再次让蜀国成为人间乐土。
望帝见鳖灵如此贤能,为百姓立下赫赫战功,便主动让位,隐居西山。鳖灵成为国王后,仍继续兴修水利、开垦田地,深受百姓爱戴。随着时间的推移,鳖灵逐渐变得独断专行,开始忽视人民的意见和生活。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山的望帝耳中,他焦急万分,决定亲自进城劝导丛帝。
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跟随望帝,希望丛帝能够悔过自新。丛帝误解了望帝的意图,以为他要夺回王位,于是下令紧闭城门。望帝无法进城,只好回到西山。但他并未放弃,决定化为杜鹃鸟,飞进城去唤醒丛帝。
杜鹃鸟日夜啼叫,“民贵呀!民贵呀!”它的叫声深深打动了丛帝,使他明白了望帝的善意。从此,丛帝更加关心人民,成为了一个明君。望帝已化为杜鹃鸟,无法再变回原形。他决心劝诫后来的君王要爱民,他不停地叫喊,甚至叫出了血,嘴巴染红仍然不休息。
人们被杜鹃的努力所感动,因此四川人世代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这个关于杜鹃啼血的故事流传至今,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决心和精神力量。望帝和鳖灵的故事以及杜鹃鸟的不懈努力都成为了四川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