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想要辞官回家,乾隆为什么不同意?
介绍张廷玉辞官之路:为何乾隆坚决不同意?奇秘网带你走进这位重臣的世界。
在乾隆盛世,一位朝廷重臣,名为张廷玉,他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坚决拒绝。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
张廷玉,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显赫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凭借自身的努力,二十八岁的他成功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因工作出色,加上父亲张英的影响力,张廷玉逐渐得到康熙帝的赏识。他多次随皇帝巡行蒙古诸部,这是极高的荣誉。在朝廷中,他历任要职,无论是礼部侍郎还是内阁学士,他都表现出色,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雍正帝登基后,张廷玉得到了更高的赏识和重用。他成为军机处的核心成员,位高权重,几乎无人能比。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毫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敢得罪他。雍正帝甚至留下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这是无上的荣耀。
随着乾隆帝的继位,情况发生了变化。乾隆初登基时,对张廷玉非常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张廷玉产生猜忌。张廷玉看出了这一点,加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于是决定辞官归隐。
乾隆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当他看到张廷玉的辞官奏折时,乾隆愤怒地下令:“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即使张廷玉病重提出辞官请求,乾隆依然坚决拒绝。
乾隆的拒绝并非无因可循。他担心张廷玉的辞官会引起朝廷动荡,影响自己的统治。他对张廷玉的不满也日渐加深。在张廷玉病重期间,他的儿子代替他入宫谢恩,这触怒了乾隆,认为张廷玉过于狂妄。于是,乾隆削去了他的官爵,剥夺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经历了这些打击后,张廷玉的心彻底寒了。虽然他的辞官之路充满坎坷,但他最终如愿回到了老家。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在老家病逝,葬在龙眠山。在他去世后,一些大臣为他的功绩发声,建议恢复他的名誉和地位。最终,乾隆不情愿地恢复了他的配享太庙资格。
张廷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他的辞官之路也充满了波折。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