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跟随曹操三十余年,曹操对他到底有多重视
欢迎来到奇秘网,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今天的主角,就是魏国的一名杰出将领——于禁。
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多年,深得曹操器重。他治军严谨,军中人称他为铁面无私。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于禁总是身先士卒,既能在战场上充当先锋,也能作为断后的盾牌,为军队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于禁的成名之战要数淯水之战。当年,曹操遭遇突袭,损失惨重,许多部将都溃不成军。于禁所部却秩序井然,边打边退,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在撤退途中,于禁遇到了一些混乱的青州兵百姓,他果断出手,将这些兵痞抓起来。有人劝他赶紧向曹操解释,但于禁却坚持先处理乱军,再向曹操禀报。曹操得知后,对于禁的治军才能和临危不乱的态度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候。
于禁在军中的形象十分威严,经常以黑脸面对军中之人,虽然这种方式在军营中并不受欢迎,但他的军威却因此得以形成。曹操让他去收编讨厌的部下朱灵,他只带着十几个人就轻松完成任务。
在建安十一年,昌豨反叛,于禁奉命征讨。昌豨投降时,于禁却依法办事,含泪斩杀了这位昔日的好友。这一举动让大家都看到了他铁面无私的的一面。
在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在攻打樊城时遭遇困境。汉水泛滥,他的七军被淹,最终他选择了投降。这一事件让年迈的曹操大失所望,对于禁的投降表示不满。
于禁投降后被关入荆州,但他趁机抄了关羽的后路,夺取了荆州。孙权为了巴结曹魏,将他归还给魏国。当他回到魏国时,已经物是人非,魏国的领导人已经换成了魏文帝。
魏文帝对这位曾经的将军表示了极大的尊重,亲自迎接他。于禁已经满头白发,面容憔悴。曹丕虽然一向小气,但他并没有追究于禁的投敌之罪,反而鼓励他为国家继续效力。他还安排了于禁去祭拜曹操的陵墓。
当于禁来到曹操的陵墓前,看到壁画上的关羽樊城大战、庞德不屈而死、自己乞降的画面时,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这份羞愧成为了他心中的一把利刃,最终让他因此发病而死。
于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诚、勇敢、铁面无私的将领形象。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