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的权力不比年羹尧大 雍正为什么只杀年羹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那些英雄人物吗?今天,奇秘网小编带你深入了解一位重要人物——岳钟琪。
在雍正元年,岳钟琪跟随名将年羹尧出征,对抗青海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他驻扎于归德堡,成功切断了敌军入川、入藏的后路,并在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的战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平定青海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正史记载中,虽然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岳钟琪是年羹尧的亲信,但从任务的布置与安排来看,他的角色非亲信莫属。而在《雍正王朝》这部作品中,岳钟琪的角色显得更为深沉和机智。
在江夏镇的事件中,岳钟琪以刀划破自己的脸庞,展现出了他的深沉心机。他不仅能完美执行上司的意图,更能规避职责风险,对未知的风险作出及时预判。他与年羹尧的关系也颇为微妙。江夏镇其他参与事情的兵勇都得到了500两银子的赏赐,唯独岳钟琪却没有提及。这种沉默或许暗示着他是年羹尧的嫡系亲信,应得的奖赏或许是在运回四川后再行分配。
雍正为何在铲除年羹尧时,没有一并处理岳钟琪呢?从《雍正王朝》的剧情中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岳钟琪是雍正埋在年羹尧身边的一颗深棋子。他在权力游戏中的位置至关重要。比如在西宁,陕西巡抚范时捷(正史中年羹尧的亲信)在向年羹尧请求帐篷等军资无果后,曾向岳钟琪汇报过此事。这透露出在权力面前,即便是最亲近的亲信,年羹尧也绝不会容许他人染指。而唯一能赋予他更多权力的,只有雍正。
虽然西北叛乱已平,罗卜藏丹津逃窜,但仍有一些余乱未息。岳钟琪作为四川人,出身武将世家,对西北的本土情况极为熟悉,对年羹尧的军队也了如指掌。他是不二人选来坐镇西北。
“余乱未平”或许是边军“养寇自重”的惯用手段。留岳钟琪在此,朝廷有“小辫子”可抓,这也是一种制衡手段。
虽然岳钟琪在西北有很大的实权,但他的实权比起年羹尧要小得多,威胁自然也小很多。在年羹尧被剥夺兵权之后,岳钟琪虽然接任重要职位,但他的资历与威望无法与年羹尧相提并论。他无法形成年羹尧在西北的那个难以渗透、难以攻破的状态,对朝廷的威胁也自然减小。
岳钟琪是一位富有心机、能力出众的英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角色深远而重要,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