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考古新发现 填补江淮间遗址发掘空

奇人怪事 2025-05-12 20:50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新发现揭示千年文明脉络

在庐江县庐城镇申山村,一个名叫三板桥遗址的地方正吸引着无数历史爱好者和考古专家的目光。11月28日,阳光正好,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带领的团队在这里开展着紧张的考古发掘工作。

这片遗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张闻捷介绍,发掘出的东墩和西墩主体年代可追溯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这些墩子的年代跨度颇为丰富,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末期再到西周早期,再到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都有发现。它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倾斜状结构,高耸于地面之上,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凹坑,推测是用来倾倒垃圾的。墩子被精心设置在河道旁,便于取水,分布密集,每隔大约一公里就有一处。这种布局仿佛周人在南征过程中设立的据点。

北墩地层尤为引人注目,其分为八层,每一层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特色鲜明。目前挖掘已达4.2米,出土了丰富的可修复石器、陶器以及小件青铜器,总重量超过200斤。更令人惊奇的是,发现了稻谷种子,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已有水稻种植的痕迹。这些发现填补了江淮间遗址发掘的空白,为我们了解周人征服南方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物证。

与此位于庐江柯坦镇枣岗村的杨墩遗址也在紧张发掘之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余飞介绍,杨墩遗址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一个以西周为主的台型聚落遗址。目前发掘面积已达约四分之一,约略在地下水位之上。随着发掘的深入,更多的历史秘密正逐渐浮出水面。

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旨在沟通长江与淮河。工程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尤为关键。自2014年起,省考古所便组织专家对沿线的文物分布进行了详细调查。此次文物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进度节点展开,确保每一处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目前,已经完成了多处古遗址的勘探和测绘工作,出土的陶器多为鼎、罐等日常用品,以及少量青铜小件。这些发现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保障。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庐江三板桥遗址等地区的神秘面纱正逐步揭开。历史的长河在这里缓缓流淌,每一铲下去都可能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更新,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些千年文明的璀璨辉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