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
在封建时代,太庙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帝王家庙,太庙是供奉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的皇亲贵族是没有资格进入的。随着朝代的更迭,皇后、宗室、功臣等经过皇帝的批准,也可以享有这份殊荣。在某一时期,有一位大臣甚至被允许进入皇家的宗庙,他就是张廷玉。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显赫家庭。他的父亲张英,在清朝享有盛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张廷玉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在二十八岁便考中了,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张廷玉的父亲,作为一位有经验的官员,经常指点他在朝为官的技巧。在三十五岁这一年,张廷玉凭借其出色的才能和勤奋努力,被皇帝看中并赋予重任,被封为“直南书房”。虽然康熙非常信任和重用他,但官职并不是很高,最高只是一个侍郎。随着康熙的逝世,雍正继位后,立即提升张廷玉的职位为礼部尚书。雍正并没有让他去礼部任职,而是将他留在身边,帮助他处理政务。张廷玉相当于雍正的秘书,后来又加封为首席、保和殿大学士,并挂了太保衔分管吏部和户部。这两个部门是朝廷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也足以看出雍正对张廷玉的器重。雍正临终前还特别交代,张廷玉应“配享太庙”。那么,为何张廷玉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荣誉呢?他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器重,不仅因为清廉能干,还因为他与皇帝之间的默契配合。我们都知道雍正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批奏折发折子其实是一项繁琐而累人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张廷玉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当雍正需要回复折子时,他只需要向张廷玉简述大意,张廷玉就能迅速明白并拟出折子内容,往往让雍正非常满意。张廷玉在官场共奋斗了五十多年,其中执掌军机处就有二十四年之久。他虽然是康雍乾三朝的重臣,但他能“配享太庙”的原因还在于他不与皇帝争名。相比晚清的名将曾国藩来说,虽然曾国藩对清朝的贡献巨大,但曾国藩身为文臣却掌握重兵,而兵权一直是皇帝最为戒备的。而张廷玉则是一位纯粹辅助皇帝的文臣,这也是皇帝能够放心重用他的原因之一。张廷玉以其出色的才能、清廉的品格以及与皇帝之间的默契配合,赢得了皇帝的器重和信任。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忠诚、勤奋、智慧的官员形象,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