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后兄弟基本都被杀光 汤和是怎么活下
风趣网独家介绍:朱元璋背后的特殊人物汤和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但对官员较为严苛的皇帝。他所开创的明朝,官员工资之低,可谓历史罕见。这背后,或许与朱元璋的独特性格有着紧密关系。他多疑、谨慎,曾让许多跟随他打江山的兄弟晚节不保。但在这其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汤和。
汤和,字鼎臣,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他与朱元璋不仅是同乡,更是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尽管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对许多功臣心生猜忌,但汤和却得以善终,这其中有何奥秘?
汤和的性格决定了他与朱元璋的关系。尽管汤和是最早参加义军的人,且在起义军中担任要职,但他从未因职位高低而对朱元璋有所轻视。他对朱元璋始终敬重有加,言听计从。
更为关键的是,汤和深知为官之道。晚年,他更加谨慎,从不越界。他不议论国家大事,且教育家人遵守法律。朝廷所赐的赏赐,他大多分给了家乡父老。这样的行为,赢得了朱元璋的赏识。
在平定天下之前,汤和的战功显赫,但他从不自恃功高,与世无争。尽管他与朱元璋有着深厚的情谊,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深知朱元璋的多疑性格。他选择装糊涂,以酒为伴,展现给朱元璋一种“糊涂”的形象。
在驻守常州时,汤和借着酒劲乱杀无辜,这可能是为了给朱元璋看的。他早早地准备了几个假人头,以显示他的忠诚。这样的举动,虽然令人震惊,但却为他在后来的日子里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洪武二十一年,当朱元璋对功臣们产生忌惮时,汤和提出了告老还乡的想法。这一举动不仅为他赢得了朱元璋的欢心,更为其他功臣树立了一个保命的榜样。
退休后的汤和严格遵守组织秘密,告诫子孙要夹起尾巴做人。他坚决不与地方官员接触,以免引发皇帝的猜忌。这样的行为准则,使他在朱元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因为汤和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地步,想到了朱元璋所想之事,才得以让朱元璋放过他。甚至在汤和病重不能说话之时,朱元璋还亲自派人将他接回皇宫,回忆往昔。汤和死后,更是被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备极哀荣。
这位与朱元璋一起开创明朝的功臣,用其智慧与谋略,赢得了皇帝的尊重与信任。他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君臣关系的微妙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