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宠信奸臣的宋理宗,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迷雾:一生宠信奸臣的皇帝下场如何?
当我们谈论昏庸的皇帝时,似乎每个人都能列举出几个名字。有的父子两人都只顾贪图享乐,导致国家的耻辱;有的明明可以大获全胜,却一心求和,冤杀忠良,致使国土沦陷。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宋理宗赵昀,其故事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的身世可谓十分传奇。作为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十世孙,他的皇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宋朝的皇位原本在赵匡胤死后就落入了一脉手中,但到了南宋时期,皇位又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人。由于长时间的不受重视,到了赵昀的父亲赵希瓐这一代,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相当疏远。而赵昀能够成为皇帝,完全是凭借运气。
赵昀的开端并不显赫,他出生在绍兴府山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命运却在他七岁时发生了转折。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弟在母亲的带领下,投靠了当保长的哥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宰相寻找品行端正的宗室子弟继承沂王王位时,赵与莒的命运被余天锡偶然发现。经过一系列的波折,赵与莒最终成为沂王王位的继承者。后来更是被宰相史弥远和杨皇后拥立为帝,成为宋理宗赵昀。
赵昀继位后,清楚自己的皇位离不开史党势力的支持,所以他选择了安心当个傀儡皇帝。他不仅对政务不闻不问,更是纵情声色。在史党领袖史弥远去世后,赵昀开始亲政。初期的他雄心勃勃,试图洗刷前耻。在联蒙灭金的过程中,由于未与蒙古商定好战后河南的归属问题,宋军遭到了蒙军的袭击,“端平入洛”的失败使得南宋损失惨重。
经历这次失败后,宋理宗选择了放弃挣扎。他将朝政交给奸臣等人手中,甚至让宠爱的阎贵妃干政。朝堂变得乌烟瘴气。这一时期,甚至发生了西藏僧人杨琏真伽盗掘南宋皇陵的丑闻。宋理宗的尸骨因被水银浸泡过而被盗取水银。其后盗墓贼甚至把他的头颅割下来制成酒器献给元朝统治者。直到元朝被推翻后,他的头骨才在元大都被发现并重新安葬。
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皇帝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不已。他的故事警示着后人:宠信奸臣必将自食恶果只有明智地选择忠良辅佐自身才能长久地治理国家实现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