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火攻不是一次两次了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
你真的了解折寿的奥秘吗?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一起相关内容。
谈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我们总会想起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仿佛拥有无穷的神力。每当他挥动羽扇,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能化险为夷。除了高超的计谋,他还擅长奇门遁甲,如撒豆成兵、巧借东风等神奇手段。当我们细读《三国演义》时,会发现诸葛亮施展这些神技,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比如他在火烧上方谷时,天降大雨;向天借命失败后,即刻离世。甚至在火烧藤甲兵时,他也感慨自己折损了阳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他火烧藤甲兵后为何会感慨折寿。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回中,诸葛亮率领军队平定南蛮,凭借智慧六擒孟获。孟获并不甘心屈服。在第六次被放走后,他找到乌戈国的洞主借来了三万藤甲军。这些藤甲军刀箭不入,使得蜀汉军队束手无策,大败而逃。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并未退缩。他设计让魏延连输十五次,弃七个营寨,最终将藤甲军引入谷中,用火攻之。只见蛮兵被火烧得痛苦不堪,大半被铁炮打得头脸粉碎,臭气熏天。看到这情景后,诸葛亮垂泪感叹:“我虽然对社稷有功,但必定折损了寿命!”
为何诸葛亮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烧死了三万人,造下了罪孽,所以折损了阴德。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步入老年,看到如此惨烈的战斗场景,自然感慨折损寿命。这些说法都有其偏颇之处。
小编认为真正的原因有两个。诸葛亮亲眼目睹了火烧藤甲军的整个过程。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身为军师,虽然多次亲临战场,但大多数时候负责运筹帷幄。在之前的战斗中,他并没有亲眼看到士兵被烧死的场景。而这次,他亲眼目睹了藤甲兵被烧死的全过程,心中不忍,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藤甲兵的无辜让诸葛亮感到不安。这次战争的目标是孟获,而藤甲兵只是孟获请来的救兵,并未与诸葛亮有直接冲突。诸葛亮采取的是攻心为上的策略,连孟获都能释放,然而藤甲兵却被活活烧死。这让诸葛亮感到内疚和不安。
诸葛亮的感慨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他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果无法避免,但看到无辜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仍然会感到心灵的震撼和痛苦。这种痛苦和无奈或许就是他感慨折损阳寿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