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开刘伯温的棺木后,看到6字,令其恼羞成
翻开史籍,一路回溯中国古代历史的皇朝更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个朝代,都有那么一位英明的君主,或是遇到一些数字般强大的战士和智勇双全的谋士。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大明王朝第一谋士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一个出身草莽的英雄,从小只是一个小小的放牛娃,后来进入黄觉寺出家为僧。在元朝战乱、黄觉寺被烧毁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四处游荡的僧人。如此出身贫贱的他,是如何夺得天下,坐上那独一无二的皇位的呢?答案离不开他的第一智囊谋士——刘伯温。
刘伯温,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甚广,无论是熟知历史的学者,还是略知一二的普通百姓,都对他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他的著作《烧饼歌》预测了后800年的事情,而关于他斩龙脉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那么,为何刘伯温能号称明朝第一谋士呢?
刘伯温的军事才能令人钦佩,他在战场上有着极其敏锐的判断力。排兵布阵,有条不紊,他的运筹帷幄能制胜千里之外。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刘伯温无疑是首功之臣。历史的进程并不总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明朝建立时,论功行赏,他却只得到了一个次等的封侯。这和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也预示了他后来的命运。在历朝历代中,功高盖主是君臣之间的大忌。
为了给自己的下一代皇帝扫除障碍,许多开国皇帝都会选择斩杀自己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虽然是个能臣,但也成为了皇帝的第一怀疑对象。他多次称病要求告老还乡,还乡后的他终日饮酒作乐,试图消除朱元璋的疑心。麻烦还是找上了他。
传言刘伯温找到了天子的风水宝地来建造陵墓,这个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他命令钦差去挖开刘伯温的坟墓。当钦差锯掉棺材头后发现里面并没有尸体,只有一本大明律,正好翻到一条律句“开棺见尸者斩”。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令人叹服,他早已预见到朱元璋会挖坟掘墓对待自己。钦差如实汇报所见所闻,把大明律呈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后大怒,感叹刘伯温竟然用大明律来对付自己。这一幕尴尬之味四溢,只有当事人才能深有体会。
刘伯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聪明才智、军事才能以及对人心的洞察都让人折服。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让我们在今天的时代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智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