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被处死的那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廷益,名臣、民族英雄,明朝的辉煌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将一同这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在历史的洪流中,忠臣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忠臣的传奇并非总是伴随着荣耀的终结。明朝的第一忠臣于谦,他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在被冤杀之后,抄家时家中无多余财物,只有皇帝赐的蟒袍、剑器。更令人痛心的是,执行斩首的刽子手在于谦死后,甘愿自杀谢罪。
土木之变后,于谦挺身而出,为明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景泰年间,是他引领明朝从危难中走向中兴的重要时期。他为国日夜分忧,宗便派兴安与舒良等前去探望,因他衣物用具过于简单,皇帝甚至下诏赐给他各种生活必需品。
命运对于这位忠臣并不宽容。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于谦被诬陷与黄囗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最终,于谦被判处死刑。在奏疏呈上后,明英宗犹豫时,有人进言“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于是,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
那一天,天空阴云密布,几乎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抄家时,发现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皇帝赐的蟒袍、剑器。奉命抄家的锦衣卫无不落泪。甚至有指挥泼酒在于谦死的地方表示祭奠,引发曹吉祥的怒斥。
不到一年,石亨的党羽便露出贪赃的狐狸尾巴。明英宗回忆起于谦家中无多余钱财的事情,边境有警时满面愁容。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口;石亨亦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在他们一一落网之后,于谦事情才得以真相大白。
于弘治二年,于谦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等荣誉职位。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杭州、河南、山西等地,人们历代奉拜祭祀不止。这位明朝第一忠臣虽已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忠诚与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也让我们深感历史的残酷与无奈。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