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一、热力学初探:反应热与能量转化
1. 反应热的判断
以CO₂与H₂反应生成CH₃OH为例,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逐渐减少和生成物的增加,结合能量变化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₂(g) + 3H₂(g) → CH₃OH(g) + H₂O(g),ΔH < 0。催化剂在此过程中降低了活化能,对应于图中的曲线b。
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甲烷与水反应生成CO₂和H₂的热化学方程式,不仅需要标注物质的状态,还要明确焓变。其表达式为:CH₄(g) + 2H₂O(g) → CO₂(g) + 4H₂(g),ΔH = +165.2 kJ/mol。这一数值可以通过键能或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二、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 速率影响因素的
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增大接触面积(如使用铁粉代替铁片)或提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而在恒容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并不会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因此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
2. 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联
以H₂S的分解反应为例,增大压强反而会导致平衡转化率降低,这是因为正反应中气体分子数增加。而平衡常数K与温度密切相关,对于吸热反应,升温会使K增大。
三、电化学原理介绍
1. 原电池的设计与运作
当铁与稀硫酸反应被设计为原电池时,B电极(正极)会产生H₂,其电极反应为:2H+ + 2e− → H₂↑。在此过程中,铁作为负极被腐蚀。
2. 电解池的应用与原理
在间接电化学法去除NO的过程中,阴极反应产生H₂,而吸收池中NO被氧化为硝酸。其电极反应和化学反应需要结合电解液的pH值进行书写和调整。
四、综合应用实例
以Cr₂O₃为原料制K₂Cr₂O₇的流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氧化过程中Cr₂O₃转化为Na₂CrO₄时消耗的O₂体积(标准状况下为33.6 L),还要理解调节pH使CrO₄²−转化为Cr₂O₇²−需要控制的酸性条件。
五、高频考点总结与策略建议
平衡常数的计算、催化剂的作用、速率-时间图像的分析等都是热力学与反应速率的重要考点。而在电化学部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设计与应用也是关键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优先练习近年新题,特别是如2024年汇编的题目,重点突破平衡计算、电极反应书写及多条件综合分析题型,将更有助于备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