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主题墙中国之最(这段残墙,为何吸引全国各
奇人怪事 2025-05-04 09:37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在闽西永定金砂乡西田村,国庆前夕的一段残墙,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与一颗永恒的初心。
福建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一行,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段宽约1米、高不足2米的残墙。历经百年的沧桑,这堵残墙在秋阳下矗立,如同历史的丰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革命的精神。
这不仅仅是一段残墙,更是一座丰碑。1928年,张鼎丞在永定领导了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武装。他的家被烧毁,只剩下这段厨房旁边的残墙。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乡亲们多次建议他重建房屋,但他却坚守初心,拒绝了这一提议。
张鼎丞曾坚定地表示:“一个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可能为少数人服务,更不可为自己服务。”他的家人也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他四次辞官,始终认为别人更适合那些位置。他的女儿想调动工作进京,他也认为别人更需要这个机会。
这堵残墙见证了张鼎丞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解说员的声音哽咽,巡回指导组的人员为之动容。福建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组长黄子曦感慨地说:“这分明是一段‘初心墙’、‘民心墙’、‘廉洁墙’,是主题教育最生动的素材!”
大家凝视着这段残墙,追忆着革命时期的风雨历程,思索着黄子曦组长的话语。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到此瞻仰的人数已达1.2万人次。这堵残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员为民谋幸福的精神象征。
为什么才溪三千儿郎闹革命?为什么红旗二十年不倒?为什么在残墙边,我们能够找到答案?因为这里有着“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坚定信念。火红的标语,滚烫着每个人的心灵。
作者高营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堵残墙背后的故事与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